Banner01

校企案例

“职业教育活动周”机械行业系列报道: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十佳案例”之十

供稿人:范闯供稿部门:产教处 点击次数:7928 发布时间:2022-05-14

引言: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社会各界携手推进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现将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十佳案例”进行分享推广。

本次遴选出的“十佳案例”针对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宏观政策“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障碍,在破解校企双方“发力不均、合而不深、聚而难融”等核心难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在服务产业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共建产业学院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是机械行业校企协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是产教协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优秀成果,是彰显行业职业教育良好形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板。


案例十:山科-歌尔校企协同创新“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合作单位: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技术,历经“冠名班-订单班-学徒制班-工匠专班”人才培养12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逐步深入,双方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提出多环境协同育人理念,创新实施“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实践“三进、三认同”职业素养训练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产教融合山科-歌尔模式。模式实施效果明显,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该模式得到山东省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得到了教育部、职成司等领导专家的好评,本成果被大众日报、齐鲁网等国内媒体频繁报道,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一、实施背景

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产教融合的实质性开展,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从多方面扶持和推进产教融合深入进行。但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仍然缺乏有效途径和成功范式。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精密结构件等研发制造,是全省智能穿戴产业领军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企业注重人才培养,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和省职教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工信厅及潍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从2010年开始,进行冠名班、双主体班合作培养,2015年联合开展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后期又通过国家优质校、省高水平专业群、双高校等项目建设期间的不断锤炼,历经12年的实践,创新实施并形成 “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脱节、教师队伍结构与学生培养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实施效果明显,形成了独特的产教融合山科-歌尔模式。

二、实施路径及方法

(一)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提出多环境协同育人理念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学校、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的诉求,将职业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创新提出了多环境协同育人理念,实现校企良性共生发展和产教深度融合。

多环境协同育人是指在学校、山科-歌尔产业学院、企业三种不同育人环境下,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学校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山科-歌尔产业学院以培养核心职业能力为主,企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多环境协同育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创新实施“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厘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职业技能高端岗位,聚焦工艺设计与实施岗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校企双重管理,在“学校+歌尔产业学院+企业”三种环境下,分段培养学生“基础-核心-综合-岗位”四种能力,构建递进式能力成长培养体系,形成“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岗融合,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课岗对接,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聚焦岗位方向,选取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校企深度融合,将企业项目、真实案例等实际生产要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案例、教材,开发了“学训”一体模块化课程和技能训练包,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学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专业方向综合技能轮岗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强化专项技能,培养岗位能力。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图2)。

 

2 “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

(四)融入企业文化,构建“三进、三认同”职业素养训练体系

在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工匠精神提前融入教育过程,创设多个职业素养培养环节,引导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大师进课堂,职业元素进课程,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企业认同、岗位认同,形成了的“三进、三认同”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图3)。

 

3“三进、三认同”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五)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师资队伍

歌尔产业学院阶段师资队伍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根据课程需要企业选派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齐鲁首席技师王新福、潍坊市首席技师周显金等技能大师担任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企业教师实行定期流动机制,学校制定兼职教师灵活备案制度,鼓励企业兼职教学,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发挥各方的人力资源优势,完成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企业轮岗和顶岗实习阶段,选拔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带队师傅,完成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企业建立带班师傅绩效考核制度,将学徒业绩与师傅工资奖金捆绑考核。企业建立学校教师工作站,持续培养学校教师,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六)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校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搭建“学校+产业学院+企业”的育人环境,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协同管理、校企双元评价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同时,双元评价与就业激励相结合,评价结果与入职内聘定级相挂钩。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框架如图4。

 

4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框架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企业案例,开发活页教材,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教学生产案例300余个、开发活页教材和理实一体化课程10门,并形成了一批典型工作任务案例集,满足教学需求。

校企共建技能训练中心。紧跟产业发展,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捐赠设备1000余万元,以企业在用设备为主,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技能训练中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接触最先进的技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缩短学生职场适应时间。

三、应用成效

(一)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双方合作培养学生规模由最初的22人/年,增加到现在200人/年,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开辟部分本科岗位接收学生就业,并提前半年为学生缴纳五险一金,学生待遇较普通就业学生提高20%以上,学生留任率由50%提升到85%,其中,2021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匠班联合培养48人中,45人获得应届本科生同级别待遇,3人获得高于应届本科生级别待遇。

(二)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双方教师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校内教师获得市厅级以上项目5余项,发表论文6篇,联合企业师傅合作开发典型生产案例,开发实用性课程,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形成了一批典型工作任务案例集。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国家优质校、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和双高特色项目重点专业群龙头专业,专业被评为国家骨干专业。

(三)合作企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双方联合牵头成立了山东省模具设计与制造产教联盟,开展人才的共育共享,惠及企业33家。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山科-歌尔校企合作项目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

四、创新经验

(一)创新提出“多环境协同育人”理念,丰富了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理论

“多环境协同育人”理念是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一是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学生、企业的诉求,增加中间过渡教学环境,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良性共生发展,丰富了教育生态理论;二是探索实践了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通过加强企业参与力度,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满足了企业用人规模和质量诉求,学生岗位适应性、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得到提升,解决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企业参与度低的问题。

(二)增设歌尔产业学院教学场所,创新实践了“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创设“学校+歌尔产业学院+企业”教学育人“三环境”;培养“基础能力、核心技能、综合能力和岗位能力”四项能力,实现了能力递进式提升,校企双方协同管理、合作培养,形成了“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场所,歌尔产业学院充分体现企业校企双主体责任,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改革,共同打造职业氛围。引入企业在用的先进设备,再现真实职场环境,以真实企业案例及活页教材为载体,在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师等教师团队指导下,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向工作岗位身份的过渡,完成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机衔接。

(三)创新实践了“三进、三认同”职业素养训练体系

通过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提前融入教育过程,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贯穿教育始终,通过企业文化认知培训、企业参观、拜师仪式、素质拓展训练、增设歌尔奖学金、优秀学员评选等多个职业素养培养环节,引导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大师进课堂,职业元素进课程,促进学生职业认同、企业认同、岗位认同,形成了的“三进、三认同”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企业归属感和稳岗稳业率,促成就业环境良性发展。

五、推广启示

(一)校内推广应用情况

学校与歌尔的合作由最初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延伸到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三个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在我院全国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得到广泛应用。

(二)校外推广应用情况

“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山东省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被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复制到合作的9所中高职院校,形成了独特的歌尔“1+1+1” 的模式,该模式2020年、2021年两次入选中国职业教育活动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就展,“双主体、三环境、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被推荐为中国职业教育成果展典型案例。

山东信息职业学院、平阴县职教中心等兄弟院校多次到校交流学习。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多次到歌尔产业学院参观交流,广泛借鉴和采纳该人才培养模式。

本成果被大众日报,齐鲁网等国内媒体频繁报道,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成为全省典范。


 行业专家点评:

该案例完成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聚焦教学环境与职场需求脱节等难点问题,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向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起“学生—学徒—员工”的培养路径,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成功路径,形成了独特的山科-歌尔模式,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方面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