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供稿部门:技教处 点击次数:399 发布时间:2025-05-16
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启幕,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奏响技能成才的时代强音。为此,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聚焦2024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着力锻造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生力军,激励引导广大技能人才以卓越匠艺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用技能之光点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让我们共同聚焦闪耀在"大国工匠"成长之路上的先锋榜样——他们用精密代码编织智能未来,以创新技术驱动绿色转型,凭借顶尖技艺问鼎行业巅峰,生动诠释了”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主题。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踏上技能报国之路的心路历程。
贾慧利教授深耕职教二十载,以匠心育匠才,谱写出职教报国的华章。作为安徽省拔尖青年教学名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人,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30余项,编审7本教材,发表一类科研论文4篇,获国家专利12项,其研发的"基于QPR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斩获芜湖市专利大赛特等奖并实现成果转化,横向服务金额超400万元。她深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担任奇瑞、伯特利等企业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参与超200亿产值的项目论证;牵头中德SGAVE项目、长安福特STWP项目,为行业输送近500名高技能人才。从教坛到赛场,她以"千锤百炼、极致创新"的工匠精神摘得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冠军,并指导学生同台夺冠,累计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30余项,彰显了"双师型"教师的卓越风采。
她以"产教融合"为舟,以"科技创新"为桨,在职业教育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从教研室主任到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负责人,她带领国家级示范专业跻身全国前列;从浙江大学访问学者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者,她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培养出大批"上岗即上手"的实战型人才。作为芜湖市智库专家,她以专业智慧赋能超90亿产值的奇瑞工厂建设;以"全局思维、破冰勇气"的教学理念,锻造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二十年如一日,她以初心为炬,照亮职教学子成才之路,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职教人的使命担当!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00后青年张程用实干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这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学子扎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凭借不懈努力斩获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冠军,实现国家级赛事“零的突破”。多年砥砺,他累计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5项,包括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节能减排与氢动力技术方向)学生组冠军、2023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安徽省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作为奇瑞汽车现场工程班学生导师和芜湖伯特利电子质量管理员,他将竞赛经验融入企业质量管理,以“零误差”标准护航产品检测,展现职教学子的硬核实力。
“奖杯会氧化,但备赛的星光永不褪色”,张程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这句话。2020年迈入职教课堂至今,他从中职市赛三等奖起步,用四年的坚持完成了从市赛晋级到问鼎国赛的飞跃。2024年,他在企业质量管理岗位履职与国赛备战双重压力下,仍以绝对优势夺得全国冠军。接下来,他将在安徽工业大学深造,继续他不断精进技能的旅程。从“芜湖市三好学生”到“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从赛场到职场,张程始终践行“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念,用行动证明:职教学子亦能攀登技能高峰,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王仕雄,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高级实验师,深耕汽车技术领域十七载,以"安徽工匠""安徽省技术能手"双料荣誉彰显卓越技能。这位中共党员始终扎根职教一线,先后斩获全国新能源关键技术大赛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第六名等多项国家级奖项,用奖杯铸就职教领域的标杆形象。手握高级技师与高校高级实验师双重资质,他将赛场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培育出大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
面对行业转型浪潮,王仕雄勇当技术革新先锋。他构建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标准化体系使当地汽修企业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至45%,自主研发的故障预判系统将维修效率提高30%。突破性研发的电池模组无损拆解技术更将维修成本降低40%,维修成功率提升至95%,为行业树立技术标杆。从教十七年来,他始终践行"在传承技能中谱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誓言,用创新实践印证了新时代职教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邹华东,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高技在读学生,凭借对智能技术的执着探索,在多个技术领域绽放异彩。作为计算机专业学子,他突破学科边界,斩获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汽车维修检验工(智能载运方向)学生组一等奖,更在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绿色建筑等赛道屡获殊荣: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服务机器人赛项二等奖,2023年江苏省机器人工程技术应用、智能家居及绿色建筑数字化建模三项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手握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管理员四级证书,三年磨砺间将计算机技术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展现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复合型素养。
这位00后团员以跨界思维破解技术难题,在新能源汽车大赛中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智能载运的完美嫁接。他深谙"独行快,众行远"的协作真谛,在团队作战中淬炼出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起点",秉持这份信念,他持续拓展技术版图,从机器人工程到新能源汽车,用代码编织智能世界的多元可能。其成长轨迹印证:技能成才之路既要深耕专业,更需打破领域壁垒,在交叉融合中开创新局面。
康婷霞,惠州市技师学院教师,惠州市技术能手,拥有15年电子技术领域从业经验。曾担任TCL光电科技研发工程师五年,主导开发MS1306系列产品软件系统,创造性解决澳大利亚市场电视节目音视频解码异常问题,通过在线升级实现全球用户端技术修复。在人工智能技术实践中,她精准攻克无人机赛事中动态监测失效难题,创新性提出定时返回程序设计方案,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彰显卓越工程实践能力。
2016年投身职教事业以来,她以"双师型"教师身份深耕教学一线,将产业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作为惠州市技术能手,她带领团队编写专业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3篇,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2025年以精湛技艺斩获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职工组一等奖,以"每一次焊接精准,每一行代码严谨"的工匠精神,生动诠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职教新风尚,为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树立标杆。
徐建秀,沧州技师学院中德机电一体化实验班学生,2024年以来以学生组选手身份斩获多项重量级荣誉:先于24年10月摘得河北省选拔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一等奖,12月更在国家级决赛中勇夺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赛项一等奖,2025年斩获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系统赛项金牌。这位2007年出生的共青团员,凭借电工四级职业资格与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研习积淀,在沧州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和“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下,实现从课堂到国赛领奖台的跨越式成长。
自2022年进入沧州技师学院以来,徐建秀在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中持续精进。备赛期间系统钻研无人机机械构造、编程语言与飞控算法,将日常学习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竞赛优势。面对国赛高强度技术挑战,他以持续的技术突破应对每个技术瓶颈,用省级选拔赛的实战经验铺垫全国夺金之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职教学子“精技笃行,匠心报国”的精神追求。
星辰不负赶路人,时光厚待追梦者。今日收官不是终点,而是万千匠星奔赴山海的新起点!愿你我永葆赤子匠心,在民族复兴的壮阔蓝图中,以奋斗为针、以理想为线,共绣属于中国制造的璀璨华章!技能报国,你我皆是时代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