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白丽供稿部门:赛育达 点击次数:9911 发布时间:2022-03-11
机教中〔2022〕5 号
有关职业院校、企业: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推动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建设,主动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激发教师与学生协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机械行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 关于公布2021-2022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拟设赛项的通知》(机教中﹝2021﹞21号)要求与安排,现将举办“‘蔡司杯’第四届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及创业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创未来 赋能职教 共享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二)承办单位
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三)支持单位
机械工业出版社艺术设计分社
上海四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机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京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辰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浙江格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组别设置
大赛设教育教学创新、创新创意设计和模拟创业实践三个组别。其中:
(一)教育教学创新组
主要对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推动制造类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满足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选择但不限于: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专业数字化改造及教学中应用;1+X书证融通与三教改革创新等任一方面,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参加比赛。决赛时,需进行现场答辩。
(二)创新创意设计组
本赛项将按照岗位要求、《增材制造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蔡司增材制造检测标准》要求和新专业建设需求相结合的岗课赛证融通的要求来设计比赛任务,参赛选手将按照任务以创新设计、制造、展示和检测为主要任务,围绕职业教育和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技术和产品的双驱动下探索“文化+科技+工业”的发展新路径,熟练掌握产品的造型设计、3D打印技术、纹理映射技术、虚拟展示技术、工业检测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型工业产品设计与创意的优秀人才。初赛时,按要求只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决赛时,需要进行现场实操和答辩。
(三)模拟创业实践组
基于服务院校制造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以及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型创业实践要求,组建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设计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可行性和运营分析,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同时,利用创业运营仿真软件,创建模拟企业,通过岗位分工协作,与其他参赛队开展创业模拟对抗。初赛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决赛时要求参加现场对抗模拟实操和答辩。
四、参赛对象和组队方式
(一)参赛对象
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技工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类的相关人员。
(二)组队方式
1.教育教学创新组:团队成员5人,其中参赛教师2名、参赛学生2名、指导教师1名。
2.创新创意设计组:团队成员5人,其中参赛教师1名、参赛学生3名、指导教师1名。
3.模拟创业实践组:团队成员6人,其中参赛学生4名、指导教师2名。
以单位组织参赛,每单位各组别限报3队,企业人员以教师名义参赛。鼓励“校校”、“校企”联合组队参赛,各参赛队最多不超过3家单位联合组队,并由作品主要完成单位负责提交作品参赛。
五、赛程安排
大赛自3月中旬正式启动组织工作,并拟于7月下旬择期在武汉市举行现场决赛。
(一)大赛启动会暨赛项说明会(3月23日)
成立大赛组委会并召开线上启动会(另行通知),就相关赛项规则、样题及安排进行介绍和答疑。
(二)组织开展配套活动(3-5月)
大赛组委会将委托开展初赛前系列培训和报名指导工作,具体以组委会通知为准。
(三)报名及初赛作品提交(3月23-5月27日)
1.预报名
3月23日至4月23日,有意向参赛的单位,需先在报名网址(www.cmpeci.com)上注册,查看相关大赛材料,填写参赛队基本信息预报名。
2.正式报名和提交作品
5月27日前,确认报名信息,并在报名网站上传盖章后的报名表及电子版参赛作品,创新创意设计组实物作品请邮寄至:北京市石景山区中铁创业大厦B座1201,柴旭(收),18310503859。
(四)公示入围决赛名单(6月10-12日)
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网络评审,在大赛指定网站对晋级决赛参赛队进行公示。
(五)举办决赛(7月下旬)
大赛组委会将于7月下旬
在武汉市择期组织举办现场决赛,并举行颁奖仪式和相关配套活动。
六、大赛奖励
(一)奖项设置
1.大赛各组别按参赛队总数的70% 进入决赛,并按排名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一、二、三等奖名额分别占各组别参赛队总数的10%、25%、35%。
2.对获一等奖参赛队的指导教师给予“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及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大赛奖励
1.对于“创新创意设计组”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队教师和学生,颁发“增材制造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还同时颁发“蔡司增材制造检测证书”,其获奖教师获得卡尔蔡司(上海)文化之旅(3天)奖励,获奖学生将推荐行业优质企业就业机会。
2.对于“模拟创业实践组”获奖作品,组委会将组织获奖参赛队与企业进行洽谈对接,开展团队推荐展示以及创业孵化活动。
七、相关活动与资源转化
(一)活动与宣传
1.大赛启动后,将对本届大赛和相关参与单位及典型事例,在行业内进行宣传。
2.决赛期间,将组织开展专业论坛、讲座、作品展示活动;组织大赛各参与方及社会服务等相关单位的宣传和展示等活动。
3.决赛后,将对获奖作品及参赛队开展网络宣传展示活动,并将编辑印刷优秀作品集,刊载各组别获奖的作品。
(二)资源转化与对接
1.建立作品产需对接平台。为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好服务;组织有意向的企业与参赛队建立对接,开展成果合作、转化与应用,为有意向的投资企业开展合作牵线搭桥。
2.组织参观及专题培训。赛后应企业和院校需要,组织参观学习、实习,组织参加专题性考察和培训活动。
3.建立常态化服务平台。筹组相关教育教学创新、创新创业联盟,建立教育教学创新和创业优秀作品库、专家库及人才库资源,形成多种形式的常态化服务,促进机械行业教育教学创新和创业水平不断提高。
八、其他事项
(一)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决赛期间交通、食宿自理。
(二)本次大赛相关信息将在http://www.cmpeci.com公布。
(三)本次大赛竞赛规程及后续活动将以“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及创业大赛组委会”名义通知。
(四)参赛作品的专利申请等权利归属设计和制作人员。大赛组委会有选择参赛作品用于保存并展示的权利。参赛作品不得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产权,对于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知识产权的,一切后果由参赛队和相关责任人负责。参赛者报名参加本次大赛,须同意授权主办方享有网络及相关媒体传播权。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白 丽 13691188100
李文超 13553009959
邮 箱:saiyudajs@126.com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202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