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供稿部门:技工教育和培训处 点击次数:6022 发布时间:2023-10-16
机械培[2023]234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机械行业广大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80号)要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将共同主办“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十一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
(二)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机械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方向)赛项
承办单位: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
青岛古镇口核心区管理委员会
青岛市第二技术学校
协办单位: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委员会
山东铭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融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汀树科技有限公司
(三)汽车装调工赛项
承办单位: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烟台市总工会
烟台职业学院
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委员会
二、竞赛分组和参赛对象
(一)竞赛分组
两个赛项均分职工组(含教师,下同)和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均为单人赛项。
(二)参赛对象
凡从事相关专业或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在校教师和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赛项和组别的竞赛。
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及各类竞赛中已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以职工身份参赛。
(三)决赛报名
由各赛区组织实施省级选拔,在省级选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向竞赛办公室报名参加决赛阶段各考核项目的比赛。
三、竞赛内容
竞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各赛项考核内容分别以《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装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基本要求部分和“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要求”的高级工及以上等级相应标准确定。试题由竞赛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制,具体竞赛规程及要求另行通知。
四、竞赛安排
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一)预赛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设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赛区,各赛区在全国组委会和执委会统一指导下,按照竞赛规程组织赛事工作。初赛拟定时间为2023年8月,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通过初赛选出参加决赛的选手。
(二)全国决赛阶段。全国决赛拟定时间为2023年9-10月,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机械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方向)赛项计划于10月在山东青岛举办决赛,汽车装调工赛项计划于9月在山东烟台举办决赛。参加决赛名额按照均衡原则合理分配,各赛区决赛名额为5-8个参赛队。
五、奖励办法
(一)对获得各赛项决赛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二)对获得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汽车装调工决赛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按相关规定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现行最高技能等级为技师的,不再晋升);获得前4-15名的选手,按相关规定晋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现行最高技能等级为高级工的,不再晋升)。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由第一主办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对获得各赛项决赛中竞赛第1名的职工组选手,符合相关条件的按程序可推荐参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六、有关要求
(一)一是借鉴世赛和全国技能大赛方式,使用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选手、裁判员等线上报名,赛场裁判线上评分统计等工作,倡导无纸化、信息化办公,避免接触传播;二是竞赛活动期间要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要保护参赛选手、领队、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落实消防、人身、交通、餐饮、公共卫生等安全责任,确保竞赛顺利举办。
(二)各参赛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通过竞赛鼓励和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钻研技术,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利用各种宣传手段突出宣传“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理念。
(三)请各参赛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抓紧成立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按时间要求启动竞赛,按规则认真组织竞赛,同时及时发现、表扬、宣传学业务、钻技能的先进典型和事例,为组委会举办总结大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素材。各参赛单位对预赛相关情况须做出总结,并向竞赛办公室提交预赛相关材料。
(四)各预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组织竞赛活动。加强技术评判工作,使竞赛做到科学、严谨、公正、准确。在整个竞赛活动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对竞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竞赛办公室进行联系。
(五)请各参赛单位于10月15日前指定1名联系人,并将联系人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报送至竞赛办公室指定邮箱。
七、联系方式:
(一)全国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
联 系 人:张嘉雯
联系电话:(010)63519817
传 真:(010)63515112
网 址:www.cmedc.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邮编:100055)
(二)竞赛办公室、技术委员会
联系单位: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联 系 人:王铁印
联系电话:(010)83069038、18201168068
传 真:(010)83069036
网 址:www.ostami.org
电子信箱:jxjdzx@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甲397号(邮编:100055)
附件:1.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十一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机械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方 向)赛项组委会名单
2.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十一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汽车装调工赛项组委会名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
2023年9月25日